胡氏宗祠位于兰溪市水亭乡生塘胡村南坡地,始建于明,清末重修,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。宗祠建筑坐北朝南,前后依次有门楼、门厅、中厅、寝堂、厢房和偏院,地势逐级抬高,因为中厅独立于其他建筑,所以呈现“回”字形平面。门楼采用四柱五楼式石构仿木牌坊,镂空花脊、鸱鱼和出跳斗拱等为砖制,明间额枋墨书“瞻依”、“胡氏宗祠”,次间额枋浮雕人物、瑞兽,夹柱石雕刻祥云。
门楼两边用马头墙连接,步五级台阶入门厅正门,抱鼓石分列左右,顶部用十一攒重翘五踩斗拱撑托天花,拱瓣三砍明显。门厅面阔九间,进深六檩,穿斗式结构,除了明间为单层外均为后出廊的楼屋,檐柱用抹角内凹石柱,木构件几乎没有任何雕饰。过门厅为双层长方形天井,青石墁地,分别步四级、三级台阶入中厅。
中厅为单檐歇山顶,面阔五间,进深十一檩,周围廊式,三十六根杉木柱支撑梁架,檐下用倒挂龙撑拱。厅内用抬梁式结构,五架梁对前卷棚后双步再加前后单步,明间内额悬“天生堂”匾额,卷棚顶和前廊月梁下的雀替是重点装饰面,一些玲珑剔透的花卉木雕上还残留油彩,细看中厅里的柱子原来都有书法精湛的木制楹联,可惜剥落严重,难以恢复。中厅地面用三合土打磨并画出斜方格,明间前方却嵌入一块光亮可鉴的长条石,与门厅内的那块几乎一模一样,听当地老人说这两块石头叫“下跪石”,胡氏后裔不论是庶民还是高官进了祠堂都必须在此下跪祭拜祖先,好个礼数严格的家族。中厅旁各有厢房七间,进深六檩,穿斗式梁架前出廊,廊下每间有四扇四抹格子门扇(大多已毁),抹角内凹石檐柱,额枋与檐柱节点处用丁头拱。中厅后过天井步五步台阶上寝堂。寝堂面阔五间,进深六檩,前出廊,檐柱同样为抹角内凹石柱,内部用穿斗式梁架,其中除明间两缝外均不采用减柱造。寝堂两旁另设偏院天井,梁架较为奇巧。
胡氏宗祠除了建筑外还有两件珍贵的附属文物:百年苏铁和千年碑刻。尤其后者这尊兜率寺碑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,由碑石、底座和石框构成,碑石正面为邵明撰于唐咸通九年(868年),北宋庆历三年(1043年)重刻的《太傅胡公置寺记》,背面为北宋元佑三年(1088年)刻的《兜率寺开堂疏》。此碑记载了唐末五代前蜀著名画家、诗僧贯休(832-912)出家地兜率禅寺的创办情况,兜率寺原名和安寺,始建于晋义熙二年(406年),该碑原立于寺内,寺废后被移至胡氏宗祠。文革时期此碑被涂抹破坏,字迹已漫漶不清。
生塘胡氏宗祠,规模较大,雕刻精致,保存基本完整。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地方宗祠建筑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